专业号

2019年1月11日,《当代生物学》以The Genomic Footprints of the Fall and Recovery of the Crested ibis为题,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张国捷课题组、西班牙庞培法布拉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等单位合作的研究成果。该工作将57份博物馆样品与当前保育区中现生朱鹮样品作比较,揭示了朱鹮群体近代的历史演化特征,为其保育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朱鹮是世界濒危鸟类保护的旗舰物种,也是人工保育最为成功的物种之一。朱鹮曾广泛分布于中国、朝鲜半岛、日本和俄罗斯东部等地域。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以及土地使用方式转化等原因,朱鹮种群数量急剧下降,曾一度被认为在野外灭绝。直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秦岭发现了野生的七只朱鹮个体,随后开展了野外就地保护和人工繁殖等工作,后来国家在这一带建立了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使得群体数量恢复至目前2000多只。近年来,国内外也有不少关于朱鹮生境变化、演化历程、种群规模等方面的研究。然而,这些研究,很难追溯当前物种濒危状态是由于短期内的极端事件(如人为捕杀),还是其物种本身无法适应环境变化历史以来已然处于非常低的多样性背景之下而形成的?为清晰地回答朱鹮遗传多样性历史变化过程,研究人员充分收集朱鹮博物馆的历史样品和保育区的现代样品资源,是已知的首次结合历史和现代样品的濒危物种群体研究,为物种多样性变化提供了时间尺度上的测量依据,更深入地衡量人类活动对物种生存状况的影响,更直接地衡量保育工作对物种多样性的维持或恢复程度。

研究团队发现,朱鹮群体下降早在约一万年前就开始了。但当时气温上升,适合朱鹮生存所在地域的气候对朱鹮群体生存的制约已经变得非常微弱,由此表明,朱鹮种群的生存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远比人们曾以为的近几十年要发生得更早更严重。通过历史生态位重构,该研究团队也进一步支持了此发现。

自然生态保护共享平台
京ICP备05067984号-44
基于E-file技术构建